一、真空釺焊爐操作技巧
 
  (一)設備準備
 
  環境檢查
 
  確保設備周圍環境清潔,無雜物堆積,通風良好,避免灰塵、油汙等汙染源影響設備運行。
 
  設備狀態確認
 
  檢查真空釺焊爐的水、電、氣供應是否正常,電壓穩定在380V(允許±10%的偏差),氣壓在0.4—0.6MPa,水壓達到設備要求。檢查設備各部件是否完好,緊固件是否鬆動,真空泵、真空閥和密封件等關鍵部件無異常。
 
  爐膛清潔
 
  打開爐門,檢查加熱室是否幹淨無雜物、塵埃、油汙和水漬。如有必要,使用專用清潔工具進行清理,確保爐膛內環境符合工藝要求。
 
  (二)工件準備
 
  表麵處理
 
  確保待釺焊的工件表麵幹燥、清潔,無粉塵、油脂等雜質。對於鋁合金等材料,可進行輕度化學蝕刻,去除表麵氧化物,提高釺料的潤濕性。
 
  合理擺放
 
  根據釺焊件的形狀和尺寸,合理擺放工件,確保熱量均勻分布,避免熱集中和溫度不均。工件之間和工件與爐壁之間應留有足夠的間隙,保證氣流通暢。
 
  夾具固定
 
  使用適當的夾具固定工件,防止釺焊過程中工件移動。夾具應選用耐高溫材料,避免在釺焊過程中變形或損壞。
 
  (三)抽真空操作
 
  初步抽氣
 
  將工件放入爐膛後,迅速關閉爐門,確保密封良好。依次啟動機械泵、粗抽閥,對真空機組和爐膛進行初步抽氣。
 
  高真空抽氣
 
  待擴散泵預熱時間達到要求(如90分鍾)後,關閉粗抽閥,打開高閥,對爐膛進行高真空抽氣。通過真空計監測爐膛內的真空度,根據工藝要求調整抽氣速度和時間。
 
  真空度監測
 
  當真空度達到設定值時(如低於3E—3Pa),準備進行加熱。在加熱和保溫過程中,持續監測真空度,確保其穩定在工藝要求的範圍內。
 
  (四)加熱與保溫
 
  參數設定
 
  根據工藝要求設定加熱溫度和加熱曲線,啟動加熱係統。加熱過程中,定期檢查設備運行狀態和工藝參數是否符合要求。
 
  溫度控製
 
  使用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控爐內溫度,確保溫度穩定。設定加熱溫度和加熱曲線時,應考慮工件的材料特性和厚度,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釺焊質量下降。
 
  保溫時間
 
  當爐膛溫度達到設定值時,進入保溫階段。根據工藝要求保持一定的保溫時間,確保釺料充分熔化並潤濕釺焊麵。
 
  (五)冷卻與取料
 
  冷卻方式選擇
 
  保溫結束後,關閉加熱係統,啟動冷卻係統對爐膛進行冷卻。可選擇自然冷卻或強製冷卻方式,根據具體工藝要求而定。
 
  安全取料
 
  待爐膛溫度降至安全範圍後(如低於450℃),打開爐門取出工件。取出工件時需注意安全,佩戴防護手套,避免燙傷或碰傷。
 
  真空釺焊爐工件清理
 
  對釺焊件進行清理,去除多餘的釺料殘渣,確保表麵光潔。根據需要進行表麵處理,如拋光、噴砂等,提高工件表麵質量。